相关文章
理查德·里斯
来源:itisshui新浪博客  时间:2013-1-25

  英国BDP是世界顶尖的大型跨学科建筑工程顾问公司。它还在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2009年度评奖中上演了一幕帽子戏法, 囊括三项大奖。其代表作品“Liverpool ONE”城市再生项目更是备受推崇,还夺得了伦敦“世界零售与休闲评比”的年度大奖。在这一期的《建筑与文化》杂志欧洲界栏目里,笔者有幸采访了英国 BDP公司的城市设计部负责人、著名建筑师、规划大师理查德·里斯(Richard Rees), 以下是我们的采访实录:

 

 

  Rees先生,您好!很荣幸能采访到您。相信以您的专业地位和市场阅历,一定对世界各地特别是迅猛发展的中国城市有着独到的见解。作为一名著名建筑师以及如此成功的设计公司的高层人士,您觉得中国建筑与城市发展有哪些格外引起您的关注的地方?你们是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是否有兴趣参与到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之中?

  理查德·里斯:你好!我想说,对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我们有三点关注:

  1.影响 – 对环境的影响;

  2.可持续性 – 创建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

  3.个性特征 – 创造一个基于大规模建设的发展个性特征。

  是的,我们对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深感兴趣,因为我们对以上三点拥有丰富的经验。我在香港居住了10年,在那儿做了大量主要的城市规划,因此我对中国发展的尺度和相关议题都十分熟悉。我们有兴趣贡献出在这些方面的丰富经验。

  作为西方设计事务所,你们是否觉得进入中国时有什么阻力或障碍?如果有主要是那些?你们的设计理念和运营方式应用在中国有没有遇到什么难点?

  理查德·里斯:我们的公司有很多懂得中文的员工,因此语言不是问题。主要的不便和阻碍在于距离。因为我们是一个欧洲公司,因此我们的工作主要开展在欧洲。不过我们现在使用了更多的视像会议,并且在重要的时刻访问中国,因此我觉得我们能够在欧洲做好中国的项目。另外,这里有一个关于中国付费系统的问题。就中国的合约和**来说,对西方公司总是有些困难的。我们可以开设中国的分公司,但这需要足够的工作量和一些很大的项目作为保证。 我们的工作地点将仍然设在欧洲,直到和中国政府或中国大型设计机构建立起一些联系。 目前,我们和深圳设计院在广州网球中心项目的合作就非常成功。

  关于问题的第二个部分,我想首先是关于客户的,尤其是一些总的来说没有经验的客户,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大型项目。 即使对一些相对来说有些经验的政府官员来讲也是如此,因为当他们面对一些发展项目大到要建设整个全新的城镇或城市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从未做过。在已建成的项目里也几乎没有什么可供他们参考的、可持续性的、高质量的案例,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此外,总的来说我觉得大多数客户经历的项目是比较少。

  另一个议题是关于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法。铺路总是最先的,而且是在咨询规划师的和各种专家顾问会议之前就已经被工人们与世隔绝地建好了。这就意味着很多可持续性因素在我们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就已经被决定了,这是一个极大的困难。要知道,领导这些庞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人不应该只是工程师,而是总体规划师、能够总体看待整个地区生活方式的设计者。

  人们不该抄袭欧美过时的想法而一味的建设庞大的路网。

  另外,中国有一个困难之处,就是它在能源方面为自己制造了问题。当然,中国有各方面的问题,但总体规划的原则是一样的,不管是在中国、南美、欧洲或非洲文化之中。BDP可以提供的帮助就是优秀的规划原则,那么这就对总体规划师的管理地位提出了要求。我想我们能够、也必须提供我们的经验,因为过去10年我们也面临了很多发展的压力,但它不能阻止我们向更加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迈进。

  英国城市因其独特的个性特点而闻名世界,无论新旧建筑都与城市发展有着融洽的关系。中国的城市发展显然正走着一条与众不同之路,那么请问您对中国现代城市的印象是什么?站在长远来发展的高度来看,您对中国城市什么建议?

  理查德·里斯:我最近才去了上海,近两年里也到过香港、广州。我认为上海并没有足够的个性。香港虽然也是到处高楼林立,但幸运的是,香港的山山水水组成了颇具结构的城市背景,这就意味着不管你怎么发展它都仍具个性。这点在北京和上海是没有的,那里进行了巨大的城市发展却没有构建拥有市域尺度的开放空间。实际上,人们是需要能够感受到更小尺度的区域个性的。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对城市分区的共组以及开放空间对高密度城市的重要性缺乏理解。上海有太多地方(尤其当你驾车于高架桥上所看到的那样)就是完全相同的高楼一幢接着一幢,一幢连着一幢。

  亚洲社会和欧洲社会是不同的,亚洲社会更习惯于居住在群体之中,他们并不担心社会层面的个性问题,但即使是这样,城市也还是变得太过庞大了。它潜在的使人们觉得被庞大的尺度淹埋。市民需要各种不同的场所,在那里他们可以识别自己的空间,获得心理归属。例如家附近可以散步打太极的公园,一些商店和社区设施等等。 然而,新兴的建设中并没有给予市民这些应有的空间。

  环保、节能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早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当“可持续型设计”(或被称为“永续设计”,包含生态、环保、节能等设计概念)在英国日渐成为风尚的时候,中国的建筑产业里还有待我们将其广泛应用。您觉得在中国的建筑市场里应如何强化环保、节能等可持续性议题?西方建筑师如何在鼓励这种优秀概念的同时寻求造价成本与科技质量的平衡呢?

  理查德·里斯:这必须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必须来自政府,例如对不节能的项目征税。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发展商的建设项目不节能环保、没有可持续性,政府就征收额外的环保税款。这就是第一种鼓励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第二个方面则要从整个发展工业入手,使其觉醒并认识到不能再继续建设不达标建筑的事实。 欧洲正在实施的一个想法非常有趣,也许能帮助中国提高节能效果。这个想法是为每幢建筑贴上一个标签,就像我们现在给冰箱贴上环保标签一样。如果是非常环保的冰箱,我们就给它贴个绿色的认证标签,如果它的环保性能非常糟糕,我们就给它贴个红色的。这个想法让我们给建筑也评出环保等级。将来人们一定想买“绿色”建筑而绝不是“红色”的。这将会彻底改变整个发展产业,它会促使发展商积极建设更加好卖的绿色建筑。

  然而,除了以上的创新想法外,眼前就有许多事情可以改善,最简单的莫过于将规划设计做得更好些。比如道路设施的高效混合运用、精简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等等都还没有给予足够的考虑。优秀的总体规划有着翻天覆地的作用,它将创建强大的城市,并赋予其接受未来生活方式的发展韧性。

  英国教育享誉全球,那么英国建筑教育体系和职业训练体系是如何培养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和市场能力的?

  理查德·里斯: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议题。英国建筑职业和教育体系的发展持续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问题是相对来说这个体系发展的时期太短了,但你们又需要大量的建筑师,这使你们比欧洲少了一些建筑师培养和发展的个人导向模式。

  我们比较走运,在西方强调创造性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并且我们总是期望学生具有创造力。 你们的困难是没有这种方式的教学历史,我觉得可以让一些欧美教授帮助你们构建课程,因为唯一能尽快使你们达到目标的方法就是在你们的决策层里面找到一个愿意改变现状的人,然后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如果你们拥有这样的雄心,可以观察一下你们现有的体系,它非常强势,规模也有些过于庞大。它的结构可以被打开,有意识的创建一些精英机构。这将使整个系统重新振作,比如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别具创造能力的年轻建筑师群体, 因为你们中国的艺术家已近证明了什么是可以做到的,什么是这个国家的创造力。

  在西方,我们知道很多中国的艺术家。在近10年里,中国的艺术文化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文化之一。由于建筑师在大学里的培养模式不同于艺术家的学习和领悟方式,因此实际上它是不够个性和独立的。

  你们有一些非常不错的建筑师,我们知道他们,也很欣赏他们,但目前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们想让这样的建筑师迅速增多的话就必须在教育体系上做出积极地改变。

  感谢您的时间和观点,你的见解对我们的读者和同行一定会有相当大的启发,欢迎您以后更多的参与到中国的建设和讨论中来!祝您的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谢谢!

  理查德·里斯:我很乐意这么做!谢谢。



分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