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德州市中心城区2016年将建5400亩"海绵城市
来源:德州大略网  时间:2016-8-29

 
 

入汛以来,每逢降雨,城市防汛都面临着考验,不过我市东风东路部分路段因为应用了“海绵城市”理念,则告别了内涝积水问题。那么,全市海绵城市建设进展情况如何?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如何保障?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今年中心城区完成5400亩(含陵城区)年度任务,各类民生改善、文化建设与公益事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安全与保障、景区生态建设和城市综合体等城建重点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20年,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
 

  我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主要贯彻“六字方针”,即渗、滞、蓄、净、用、排。渗:把更多的雨水渗透到城市的地下储存起来;滞:不让雨水快速流走,而把它更多地留在城市里;蓄:采取多种措施蓄水,城市有水才有灵气;净:把水净化,才能在以后更好利用;用:对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排: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我市实行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减少开发建设对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
 

  与此同时,今年起,我市强化规划管控,各类城市新区、园区和开发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都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同时将要求落实到各类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施工图设计及审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各个管控环节,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确保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主体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同步竣工投入使用。
 

  当前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推进海绵型项目建设,而建设形式又是多样的:居民小区可建设小型湿地及滞流塘,或建设专门雨水蓄水池,收集利用建筑屋面雨水。道路、广场及地面停车场建设采用透水铺装,绿地采用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方式。新建道路优先采用植草沟排水,已建道路可通过路缘石改造、增加植草沟、溢流口等方式将道路径流引到绿地空间。城市绿地与公园采用植草沟、雨水花园、小型人工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提高区域雨水控制和内涝防治能力。
 

  面对海绵城市建设既定“时间表”,解决好资金来源成为关键。我市坚持‘两手抓’来破解资金难题,即一手抓财政投入,一手抓社会融资。政府层面上,市级财政部门通过现有渠道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在年度预算中优先安排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社会层面上,积极推广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运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对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或通过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提供担保贷款业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发行债券等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分享条